逢甲日常節達人秀初賽火力全開 各系新鮮人強勢爭奪決賽門票
2025.11.17
2025逢甲日常節自 11 月 13 日起熱鬧展開,以「達人秀」與「特色市集」兩大活動打造最具青春能量的校園盛事。其中,首屆「達人秀」初賽於 11 月 13 日率先開戰,各組參賽者在歌唱、舞蹈、樂器演奏等領域展現全力以赴的精彩表現,舞台魅力四射、氣氛熱烈。
「乘」風而上!逢甲64周年校慶典禮首度在共善樓生日堂舉辦
2025.11.17
逢甲大學11月15日上午舉行64周年校慶典禮,典禮首次在新落成共善樓生日堂舉辦。今年校慶以「乘」為主題,以「8×8」詮釋64,結合「8」與「∞」的雙重意象,展現逢甲大學與共善樓的乘數效應。
逢甲大學攜手智捷科技 打造5G × AIoT創新應用與人才培育基地
2025.11.14
逢甲大學與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ZCOM) 11月13日於科學與航太館5G_AIoT Lab舉行「產學聯盟合作備忘錄簽署暨捐贈儀式」,正式啟動雙方深度合作,共同打造 5G × AIoT 創新應用與實作環境。值得關注的是,智捷科技此次不僅簽署合作,更同步捐贈邊緣運算與無線通訊設備,使逢甲得以立即打造具產業級規格的 5G / AIoT 實驗場域,讓學生的學習現場更加貼近真實產業需求。
逢甲×中興跨校團隊以智慧科技創新碳監測榮獲教育部氣候競賽肯定
2025.11.14
面對氣候變遷這個全球挑戰,年輕世代以創意與科技為地球找解方。由逢甲大學智慧城市碩士學位學程學生林正昕領軍,攜手中興大學景觀與遊憩碩士學位學程李祥語與許又焄(亦為逢甲校友)組成的團隊,以作品「鎖住碳脈:碳積捕手」,在教育部舉辦的第十屆「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中脫穎而出,榮獲「佳作」與「農業部農業特別獎」。
匈牙利布達佩斯科技經濟大學館員來訪 深化兩校逢甲圖書館專業交流
2025.11.13
為深化國際姐妹校間的合作與文化交流,逢甲大學圖書館於11月10日至14日接待來自匈牙利布達佩斯科技經濟大學(Budape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 BME)的館員 Flóra Ágnes Klinga,展開為期五天的實地交流與觀摩活動。本次訪問由逢甲大學國際事務處牽線促成,期望藉此強化兩校圖書館在專業實務與服務創新上的連結。
漢字文化中心推出重量級特展 展出朱玖瑩珍貴作品真跡
2025.11.13
為推廣漢字藝術與書法文化,逢甲大學游翰堂漢字文化中心特別策劃「揮毫鹽光.翰墨傳世——朱玖瑩書法紀念展」,展期自10月27日至12月14日。此次展覽由書法名家吳棕房提供超過60件朱玖瑩先生的珍貴作品,完整呈現其一生書藝的發展脈絡與風格演進,堪稱近年最具份量的書法特展之一。
從AI助理到AI科學家 生日講座馬維英揭示科研革命新時代
2025.11.11
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字節跳動(ByteDance)AI Lab 副總裁,現任逢甲大學生日講座教授、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暨香港城市大學人工智慧與科學研究院院長的馬維英教授,於 11 月 6 日在逢甲大學生日講堂發表專題演講,以「The AI Scientist: Redefining the Future of Scientific Discovery」為題,深入剖析AI技術如何從資訊應用跨入科學研究核心,預告「AI 科學家(AI Scientist)」時代的來臨。
首屆風險管理博碩士論文獎揭曉 逢甲風保系三篇作品獲選
2025.11.07
首屆由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主辦、台灣保險法學會協辦、壽險公會全額贊助的「2025風險管理博碩士論文獎」日前揭曉,首屆即吸引逾60篇論文角逐,最終選出30篇優秀作品,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表現亮眼,游玉彥、黃品竣、葉芝彣三名學生以兼具深度與前瞻性的研究成果脫穎而出。
亞洲儲蓄互助社聯盟會訪逢甲大學 強化合作經濟與社會創新國際鏈結
2025.11.07
亞洲儲蓄互助社聯盟會(Association of Asian Confederation of Credit Unions, ACCU)來自菲律賓、印尼、新加坡、蒙古、泰國及越南等地的14位合作社組織代表,與中華民國儲蓄互助協會(CULROC)理事長、秘書長及多位幹部一行共21人,於11月4日蒞臨逢甲大學,拜會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處之社會創新學院與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並以「Cooperation for a Prosperous World」為題舉辦「2025亞洲儲蓄互勵社友會研習營論營」跨國合作實務論壇,深化亞洲地區合作社體系與高等教育間的學術與實務對話。
AI世代的人文課堂:逢甲攜手三校共學 開創國文教學新未來
2025.11.07
在生成式 AI 改寫學習與創作樣貌的時代,中文教學如何重新定義人文教育的價值?逢甲大學國語文教學中心於 11 月 1 日主辦「AI 世代的人文課堂:觀察、思辨、再創造」線上研習,邀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嘉義大學與高雄大學共同參與,攜手打造跨校共學平台,展開一場兼具思辨與實踐的國文教學革新。